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大关 消费者买车能更便宜吗?******
中新网1月16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 受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近日,一向坚挺的碳酸锂价格跌破每吨50万元关口。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锂降价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何种影响?谁又将从其价格下跌中获益?
资料图:碳酸锂。 盐湖集团供图碳酸锂“身价”近期跌幅超两成
据上海有色网报价显示,16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每吨47.65万元,价格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点跌幅超过两成。
回顾价格走势,碳酸锂曾在两年左右的时间身价上涨超十倍。
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仅为每吨5万元左右,2022年底则涨至每吨近60万元。进入2023年,价格回调,跌破每吨50万元关口。
作为锂电的消耗大户,新能源汽车持续影响着碳酸锂的供需关系,在其价格变动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同比增长90.7%。
在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碳酸锂价格变动与供需关系密切相关。此前,上游材料开发赶不上下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因此涨势明显。近期,随着国际市场产能快速提升,碳酸锂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碳酸锂供需格局或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碳酸锂价格下调还未结束,2023年碳酸锂价格将回归到更合理区间。
“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在期货端降到(每吨)40万元以下。”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碳酸锂价格未来将回归到每吨20万元左右的价格,甚至更低。
国泰君安近期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研报指出,2023年,锂电产业链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竞争。“锂电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产能释放,如果新增产能大幅超过行业需求,则可能带来产业链产能过剩,从而影响竞争格局和盈利水平。”
资料图:汽车运输。王以照 摄买新能源汽车会否更便宜?专家:降价是长期趋势
碳酸锂价格下跌,买新能源汽车会不会更便宜?
崔东树认为,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下降、制造规模化以及产业创新等因素,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是长期趋势。
据他分析,新能源汽车价格下跌或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新能源补贴退出有利于企业聚焦市场,有利于降低市场增长的预期;另一方面,上游矿产投资带来的供给充足,碳酸锂价格回归中低位有利于整车价格的合理回归。
中新财经注意到,近期,有车企选择以降低终端价格的方式抢占市场。
2023年伊始,特斯拉车型降价的消息就引发广泛关注。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两款国产车型已降至历史最低价。
当地时间12日,特斯拉美国官网也下调了所有车型的价格。其中,Model 3基础版降价3000美元至43990美元,降幅为6%;Model S基础版降价1万美元至94990美元,降幅为10%;Model X基础版降价1.1万美元,降幅为9%。降幅最大的是基础版Model Y,降价1.3万美元至52990美元,降幅为20%。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提到,特斯拉降价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需求端有望得到有效释放。其中,中国和美国市场将贡献主要增量,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达880万辆以上销量水平。
山西晋中的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资料图) 张云 摄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3年,碳酸锂价格若能回归到合理区间,谁将从中受益?
首先,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消费者有望享受到更多优惠。
其次,碳酸锂降价将为产业中下游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归,储能、整车厂、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望加速发展,产业格局将更加健康。
崔东树表示,未来几个月的电池成本必然明显下降,这对改善整车企业盈利带来很大的利好。“前期大量的电池投资,加之上游预期的调低,有利于降低资源价格。”
最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
崔东树认为,欧美、日韩等企业的品牌优势虽然明显,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低成本竞争力已经凸显,低成本的价格竞争必然是改变世界汽车格局的核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脱离原来的国际零部件供应商体系,中国力量在汽车零部件体系将日益强大。”(完)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物流行业正快速恢复******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各地“年货节”购物活动带动,物流行业景气度正在快速恢复。物流快递企业信心十足,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便利百姓生活。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物流行业正快速恢复 2022年12月20日下午,北京市经开区大琛科技园顺丰公司兴业街速运营业点内,快递员们忙个不停。快递车装满包裹后快速出发,驶向不同送货地点。 经济发展,物流先行。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全国各地加速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医疗物资、生产原材料以及重点民生商品的跨区域转运和末端配送等物流需求大幅增加。为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各地区各部门打出保通保畅的组合拳,按下物流复苏“快进键”,推动行业逐渐恢复向好。 交通运输部充分发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会同国家邮政局及各成员单位加强统筹部署和跟踪调度,强化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运输保障各项工作。 国家邮政局要求,当前要确保药品等防疫物资的投递,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和民生物资的投递,满足节假日期间旺盛的寄递需求。干线运输不能停、末端网点不能关,落实“保供应、保畅通、保稳定、保安全”。 外地快递员驰援、开启“夜派”模式、发放额外补贴……从干线运输到末端揽派,不少物流企业亮出真招实招,保障物流顺畅。 美团配送通过设置“疫情关怀金”、强化骑手健康保障、设置康复补贴等方式,加速恢复城市末端配送运力。闪送积极调拨运力,加大社会面招募力度,鼓励闪送员延长递送时间。满帮集团优先保障药品、防疫物资、食品等运力需求,畅通流通渠道,确保重要物资有车运、运必达。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堵点卡点已有效疏通,物流行业正快速恢复、有序运行,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说。 发展信心强,行业韧性强,2022年快递业务量比上年提前7天达到千亿件 “2022年邮政快递业面临多重挑战,但业务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快递业务量比2021年提前7天达到千亿件,充分彰显了行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数据管理处副处长许良锋说。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松绑减负等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快递物流企业经营环境,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快递进村拓展服务。“短短半个月,我就卖出了8000多斤果子。”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镇封店村村民黄春侠说,自从村里开了圆通快递驿站,可以实现当天采摘当天发货,自家的猕猴桃销量翻了两番。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90%。 快递进厂提质增效。江苏省常州市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内,一辆辆装载着光伏产品的高栏车按序驶离厂区。“我们为企业量身推出包装方案,提供铁质立体货架,每片组件都由聚氨酯材料卡槽固定,耐得住日晒雨淋,能有效保护产品。”顺丰运输(常州)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康说。 快递“出海”稳步推进。在云南省瑞丽市畹町口岸,中通国际东南亚管理中心冷链部门负责人汪立宝忙着给15.2吨康乃馨鲜切花办理通关手续,不到1小时,这批鲜花已完成了所有的通关手续。“多亏了中通推出的全程冷链运输模式,运输过程零腐烂,4天就能到达泰国曼谷。2022年我们订单量上涨了20%。”昆明斗南鲜花市场商人王宇说。 周志成介绍,202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30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近12万亿元,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新的一年,随着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行业景气指数将进一步攀升,快递物流业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完善流通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扩内需不断取得新实效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引导物流、快递、商贸流通等企业下沉服务,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创新流通业态和商业模式,更好满足县域居民需求。 临近年关,河北省张北县玉狗梁村村民正忙着备年货。相较于以前跑大老远去购物,如今他们只需在手机上“一键下单”,商品就能送到家门口。2022年6月,在村干部支持下,美团优选自提点开进村里,村委会妇女主任孙俊仙当上自提点店长,她说:“村里现在啥都能买到,从葡萄、火龙果、鱼罐头,到螺蛳粉、火鸡面,手机上一下单,第二天就收到了,真方便!”依托“中心仓—网格站—自提点”三级仓配链路优势,美团优选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市县,其中超过一半自提点位于乡镇。 发展共同配送项目,加快消费品下行。 早上8点,浙江省松阳县共配中心内,拥有280个格口的自动化分拣系统高速运转,快递车运来的数万件包裹进入同一条分拣线,快速精准地落入对应的格口当中。一个环形分拣线最少拥有上百个格口,这套自动化分拣系统能精确解析快递地址,将包裹对应分入格口,根据需求分到村一级。截至目前,菜鸟乡村已帮助全国上千个县域40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建设农村快递物流智慧共同配送项目,平均降低综合运营成本30%至50%。 加大智能物流技术下沉,助力农产品上行。 如今,伽师新梅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2022年8月,京东物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引入12条智能分选设备,打造了集果品采购、冷藏、加工、分选、包装、物流为一体的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使当地新梅的分选效率大大提升,促进产业升级。 专家表示,要加大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鼓励物流企业坚定信心、敢闯敢试,发展专业化农产品寄递服务和冷链仓储加工设施,不断完善“物流+农村电商”的合作服务模式,深入挖掘农村市场,让扩内需的举措不断取得新实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