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极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栖息地监测已实现全覆盖******
中新社西宁1月10日电 (记者李江宁)记者10日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普氏原羚栖息地监测面积达639.08平方公里,对该物种栖息地监测已实现全覆盖。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也是中国甚至世界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青海湖周边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仅存的栖息地。
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在300余只左右,比大熊猫数量还少。在官方及民间各界10多年的努力下,几近灭绝的普氏原羚物种逐步摆脱濒危处境,种群有了明显的恢复。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恢复至3000余只。
2022年8月,官方机构对普氏原羚产羔期种群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划分为6个分布区,含观测样区16个,这16个观测样区散布于青海湖流域的海北州刚察县、海晏县、海南州共和县、海西州天峻县四县境内,涵盖普氏原羚在青海湖流域内所有栖息地。
据统计,调查观测样区总面积为639.08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内观测样区总面积220.10平方公里,保护区外观测样区总面积418.98平方公里。
“普氏原羚作为濒危物种一直以来是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但目前人们对普氏原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过对普氏原羚栖息地的监测,可以了解普氏原羚分布状况和种群数量,以及栖息地植被和土壤等影响普氏原羚生存的主要因素,提出普氏原羚保护与管理的对策,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奠定基础。”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孙建青说。(完)
成都金堂:100万个金龙大红灯笼完成交付******
中新网成都1月12日电 (邹立杨)连日来,在成都市金堂县金龙镇鸿发灯笼厂,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映入眼帘,到处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打灯笼套、串灯笼架、绑灯笼、拉金丝线、晒灯笼、做装饰、挂配件、贴上装饰物,一个看似简单的大红灯笼就制作完成了。
金龙镇鸿发灯笼厂负责人陈洪说,鸿发灯笼厂主打产品铁口断灯笼的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现在都是加班加点为客户赶制春节所需要的灯笼。
在生产车间一旁的灯笼展示厅,近百种样式、大小不一的灯笼,喜庆红火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订货。
作为中国年味中最具表现力,象征着团圆、兴旺的红灯笼,目前已迎来生产消费的旺季。从2022年的9月开始,陈洪带着120名工人到现在已经生产了100万个灯笼,且全部交付。下一步,金龙镇鸿发灯笼厂还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让金龙镇的红灯笼照得更广、更远。(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佰家富app地图 |